
剧苑轩园讯 在游戏IP改编大( dà)电影的流行风潮下,《俄罗( luó)斯方块》绝对算是异类。这( zhè)部在Apple TV+上线的新片,在烂番( fān)茄网站上拿到了82%的新鲜( xiān)度,相较同类题材来说,这( zhè)样的口碑无疑非常少见( jiàn)。
对绝大多数观众而言,作( zuò)为一款怀旧小游戏,《俄罗( luó)斯方块》自然非常熟悉,熟( shú)悉到没人会觉得它可以( yǐ)被改编成电影。毕竟,毫无( wú)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的( de)像素游戏,很难进行还原( yuán)。但影版《俄罗斯方块》做到( dào)了,甚至远超预期。
它用一( yī)种游戏化的改编策略,结( jié)合当年的版权之争,向我( wǒ)们娓娓道来,一款看似简( jiǎn)单的游戏,背后隐藏的秘( mì)密,竟如此惊心动魄!
游戏( xì)的新拍法
老实说,《俄罗斯( sī)方块》并非是一部粉丝向( xiàng)电影。它既没有让那些几( jǐ)何方块拟人化,如同迪士( shì)尼动画电影里的角色,上( shàng)演一出沸反盈天的闹剧( jù),也不曾展现一群死忠粉( fěn)玩出惊世骇俗的分值纪( jì)录。它是将游戏本身视为( wèi)重大事件,围绕它的诞生( shēng)、贩卖和流转,从而讲述一( yī)桩趣味盎然的故事。

进一( yī)步来说,这部电影的故事( shì)主线,属于典型的好莱坞( wù)政治惊悚片。主角亨克·罗( luó)杰斯,本是个游戏开发者( zhě),在设计了几款游戏却屡( lǚ)次受挫后,他索性干起了( le)销售行当,靠卖游戏维生( shēng)。在一次游戏展览中,罗杰( jié)斯偶尔看到了一款名“俄( é)罗斯方块”的游戏,后者大( dà)受欢迎,就连罗杰斯雇用( yòng)的女销售,都对此痴迷不( bù)已。从这一刻开始,罗杰斯( sī)的人生发生了彻底的改( gǎi)变,与此同时,他也让这款( kuǎn)游戏风靡全球,成为一代( dài)人的金色回忆。
整部电影( yǐng),便是讲述“俄罗斯方块”诞( dàn)生后,游戏商亨克·罗杰斯( sī)、掮客斯坦恩、传媒大亨麦( mài)克斯韦和他的儿子凯文( wén)三方势力的相互争夺。他( tā)们都想把这款诞生于苏( sū)联的游戏版权,掌握在自( zì)己手中。
当然,在这几方势( shì)力背后,还有日本的任天( tiān)堂公司、美国的雅达利公( gōng)司,以及作为版权方的直( zhí)接代表——苏联的政府机构( gòu)“ELORG”(全联盟电子设备联合会( huì))。这些身处不同立场、基于( yú)不同考虑的角色和群体( tǐ),在八十年代末期,苏联国( guó)内暗潮汹涌的大环境下( xià),彼此角力,将商战的波谲( jué)云诡演绎得淋漓尽致。

本( běn)片导演乔·拜尔德,因执导( dǎo)2013年的《污垢》为人熟知,擅长( zhǎng)将喜剧和犯罪戏码相融( róng)合,而制片人马修·沃恩,又( yòu)曾操盘过盖·里奇的《两杆( gān)大烟枪》和《偷拐抢骗》两部( bù)经典之作。所以,本片最终( zhōng)呈现出的荒诞质感和惊( jīng)悚氛围,着实可圈可点。
饰( shì)演男主角的塔伦·埃哲顿( dùn),亦曾在马修·沃恩的《王牌( pái)特工:特工学院》中惊艳亮( liàng)相。他在表面呆萌背后诚( chéng)恳态度,以及总能在关键( jiàn)时刻展现睿智和勇气,让( ràng)亨克·罗杰斯这个角色立( lì)了起来。
可以说,《俄罗斯方( fāng)块》并不单单是一部游改( gǎi)电影,更是一部借游戏探( tàn)讨商战、政治和人性的杰( jié)作。这种混搭气质,才是它( tā)让人印象深刻的根源。
版( bǎn)权疑云
说起“俄罗斯方块( kuài)”,最早要追溯到1984年,它由苏( sū)联计算机专家阿列克谢( xiè)·帕基特诺夫创造。当然,作( zuò)为科研人员,帕基特诺夫( fū)自然不会在上班时专门( mén)研发一款游戏,“俄罗斯方( fāng)块”的诞生带有些许偶然( rán)性,它最初是用来测试计( jì)算机的性能。不过,对帕基( jī)特诺夫来说,他依然怀着( zhe)极大的热情和游戏精神( shén)缔造“俄罗斯方块”。

起初,这( zhè)款游戏并不是色彩丰富( fù)、形状规整的样子,而是以( yǐ)空格和括号组成的粗略( lüè)游戏。但它甫一问世,就在( zài)苏联的科研机构流传开( kāi)来,甚至令不少科研人员( yuán)迅速上瘾,耽误了研究进( jìn)度。
尽管“俄罗斯方块”风靡( mí)苏联和东欧,但由于彼时( shí)的大环境所致,这款游戏( xì)无法以商业渠道流通到( dào)西方世界。直到1986年,帕基特( tè)诺夫将游戏交给ELORG,才由后( hòu)者负责这款游戏的版权( quán)授予。
恰好游戏掮客斯坦( tǎn)恩在匈牙利出差,看到了( le)这款游戏,他当即联系ELORG,并( bìng)向后者购买“俄罗斯方块( kuài)”的游戏版权。达成协议后( hòu),斯坦恩迅速找到英国的( de)传媒大亨——镜报公司的麦( mài)克斯韦,将游戏版权转到( dào)后者手中。
而上文提到的( de)亨克·罗杰斯,便是从麦克( kè)斯韦手中拿到了“俄罗斯( sī)方块”在日本地区的销售( shòu)版权,并找到任天堂公司( sī)的社长山内溥想与其合( hé)作,借由任天堂庞大的游( yóu)戏产业,将“俄罗斯方块”壮( zhuàng)大。
也正是在此时,任天堂( táng)公司即将推出首代掌机( jī)“Game Boy”这样的旷世之作,让罗杰( jié)斯意识到,如能从麦克斯( sī)韦手中拿到“俄罗斯方块( kuài)”的掌机版权,那由此带来( lái)的销售利润将无法估量( liàng)。

当然,所有的问题也出在( zài)这里。因为,不管是苏联的( de)ELORG,还是英国的斯坦恩、麦克( kè)斯韦,他们之前都没有料( liào)到这款游戏的潜力会如( rú)此巨大。所以,当罗杰斯向( xiàng)这群人透露这一点后,几( jǐ)班人都抢占先机,想到莫( mò)斯科拿到“俄罗斯方块”在( zài)全球地区所有平台的版( bǎn)权。
有意思地是,经过一番( fān)混战,原先拿到电脑端版( bǎn)权的斯坦恩、麦克斯韦等( děng)人,几乎丢失全部地盘,罗( luó)杰斯和他背后的大金主( zhǔ)任天堂则大获全胜。
进入( rù)九十年代,“俄罗斯方块”的( de)销量屡创纪录,1992年,在美国( guó)销售750万份;到1996年,其全球销( xiāo)量达到2000万份。可以说,正是( shì)因为这款游戏的潜力如( rú)此巨大,才会在诞生后的( de)利益争夺中,发生如此多( duō)的商业争夺。
不只是游戏( xì)
电影《俄罗斯方块》的有趣( qù)之处在于,它依然借游戏( xì)思维,在影像缝隙穿针引( yǐn)线,制造不经意的小惊喜( xǐ)。但它又绝非止步于游戏( xì)思维,它也突出了文本背( bèi)后的残酷性和丰富性。

整( zhěng)部影片的发展,被设计成( chéng)男主角打怪闯关的过程( chéng),所以你能看到“LEVEL 1”、“LEVEL 2”等等这样( yàng)的关卡提示;而几位主角( jiǎo),在首次登场时也都以“PLAYER 1”、“PLAYER 2”这( zhè)样的头衔标示。每到地点( diǎn)转场,或是追车戏的高潮( cháo)部分,影片也都会以复古( gǔ)亮丽的像素画面,替代常( cháng)规的实拍镜头。
这些不露( lù)声色、篇幅不多的点缀之( zhī)笔,既点明了本片的游戏( xì)特色,同时增加了电影的( de)灵活和滑稽。但《俄罗斯方( fāng)块》的幽默并非《乐高大电( diàn)影》那种,只顾着玩梗和戏( xì)谑,而是用喜剧画风反衬( chèn)黑色惊悚。从根本上来说( shuō),本片更像大卫·芬奇的《社( shè)交网络》,一种用开会替代( dài)交战、用插叙铺垫悬念的( de)商战片。

《社交网络》里的机( jī)关算计,尔虞我诈,用看似( shì)相同的概念设计,窃取他( tā)人的天才想法,等到公司( sī)做强做大,再趁机横捞一( yī)笔的手段,在《俄罗斯方块( kuài)》中同样出现。
斯坦恩明明( míng)可以通过正当合约,让苏( sū)联的ELORG和罗杰斯几方受益( yì),但他却选择对几方隐瞒( mán),通过信息差让自己赚得( dé)盆满钵满;麦克斯韦父子( zi)更是蔫坏,明明囊中空空( kōng)如也,却想空手套白狼。当( dāng)然了,最让人倒吸一口凉( liáng)气的,还有苏联政府内部( bù)的层层崩坏。
这里虽有ELORG的( de)负责人这种真正公忠体( tǐ)国的良臣,但更多的,还是( shì)像瓦伦汀这般窃国大盗( dào),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利用( yòng)苏联政府的公共财产,谋( móu)取私利。
影片一边在展现( xiàn)西方世界商战的激烈交( jiāo)锋,另一边则如同《窃听风( fēng)暴》那样,让我们贴近苏联( lián)社会的边边角角,瞥见八( bā)十年代末期,那一缕阴暗( àn)崩坏的黑色肌理。

片中最( zuì)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处,乃( nǎi)是罗杰斯到帕基特诺夫( fū)家中拜访,两人餐后共同( tóng)修改“俄罗斯方块”的游戏( xì)规则。那种伯牙子期的美( měi)好交情,却在一声尖锐的( de)门铃后被突然打断。随后( hòu),帕基特诺夫连忙送走罗( luó)杰斯。这其中的批判力度( dù)和荒诞效果,无疑让《俄罗( luó)斯方块》不只是一部游改( gǎi)电影,它更是一部观照时( shí)代社会的佳片。它利用流( liú)行文化背后的版权之争( zhēng),让我们看到一段不为人( rén)知的往事,品尝一丝被人( rén)忘却的苦涩滋味。
作者:南( nán)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