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艺( yì)术与传媒学院主办的虚( xū)拟现实艺术创新发展研( yán)讨会暨《中国虚拟现实艺( yì)术发展报告》新书发布会( huì),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 yǔ)传媒学院何思敬讲堂以( yǐ)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 shì)召开。来自学界、业界的虚( xū)拟现实艺术专家参加了( le)本次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 xué)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 xiào)向荣教授为本次研讨会( huì)发表致辞,北京师范大学( xué)艺术与传媒学院周雯教( jiào)授发布新书汇报,北京大( dà)学艺术学院陈旭光教授( shòu)、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 bō)学院院长张洪忠教授、北( běi)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 yǔ)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贾云( yún)鹏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数( shù)字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风( fēng)副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电( diàn)影学院影视工程系田丰( fēng)副教授发表主题演讲,并( bìng)与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sī)张航副总裁,Pinta Studio联合创始人( rén)雷峥蒙,沙核科技创始人( rén)、砂之盒沉浸艺术季策展( zhǎn)人、Sandman Studios创始人楼彦昕,VeeR VR高级制( zhì)片人马小潮,上海魏唐影( yǐng)视传播有限公司CEO、独立CG导( dǎo)演邵晴,以及中国国际广( guǎng)播出版社策划主编肖阳( yáng)、编辑部主任李卉、合作出( chū)版部主任祝晔、责任编辑( jí)张博文等行业专家就虚( xū)拟现实艺术创新发展主( zhǔ)题展开研讨。

研讨会现场( chǎng)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 chuán)媒学院院长肖向荣致辞( cí)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 chuán)媒学院院长肖向荣教授( shòu)在致辞中,代表北京师范( fàn)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对( duì)本次研讨会的召开给予( yǔ)了充分的肯定,对学界、业( yè)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 yíng)。他指出,《中国虚拟现实艺( yì)术发展报告》聚焦国内虚( xū)拟现实艺术内容及行业( yè)发展特色,对数字艺术产( chǎn)业发展问题提出具有针( zhēn)对性的建议,是对国内虚( xū)拟现实艺术进行的一次( cì)全方位的阶段性研究。

北( běi)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 méi)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周( zhōu)雯进行新书汇报
北京师( shī)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yuàn)数字媒体系主任周雯教( jiào)授向研讨会专家汇报了( le)《中国虚拟现实艺术发展( zhǎn)报告》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sè)。她指出,本次研究以虚拟( nǐ)现实影像艺术作为虚拟( nǐ)现实艺术研究的切入口( kǒu),聚焦虚拟现实艺术本阶( jiē)段的现状及发展,讨论虚( xū)拟现实艺术的典型内容( róng)、形式与体验。本报告讨论( lùn)自2016年VR产业元年以来中国( guó)虚拟现实艺术的发生与( yǔ)发展,考量了虚拟现实艺( yì)术的媒介特性、行业现状( zhuàng)、生产主体与内容发展四( sì)个维度,从虚拟现实艺术( shù)内容的生产、创作、传播三( sān)方面提炼关键问题,并通( tōng)过深入调研虚拟现实艺( yì)术一线从业者经验与需( xū)求,以全球性的视野分析( xī)虚拟现实艺术内容的国( guó)际性发展,梳理其他国家( jiā)与地区促进虚拟现实艺( yì)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cè)与优秀经验,研究走向国( guó)际重要电影节展的优秀( xiù)案例,对相关问题提出具( jù)有针对性的建议。在汇报( bào)的最后,周雯教授表示,虚( xū)拟现实艺术拓展了传统( tǒng)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边( biān)界,为数字艺术的媒介呈( chéng)现与叙事形态带来新的( de)可能性。

北京大学艺术学( xué)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 zhě)”特聘教授 陈旭光
主题演( yǎn)讲环节,北京大学艺术学( xué)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 zhě)”特聘教授陈旭光首先分( fēn)享了“虚拟现实的艺术创( chuàng)新与理论挑战——兼及‘想象( xiàng)力消费’问题的思考”。结合( hé)想象力消费的相关研究( jiū),陈旭光教授提出虚拟现( xiàn)实艺术对艺术理论、美学( xué)理论的扩容与挑战的四( sì)个方面,在于对影像本体( tǐ)的重构或颠覆;对主体的( de)挑战,包括创作主体“降解( jiě)”与“作者论”重要性的削弱( ruò);对作品本身的挑战,艺术( shù)作品进一步泛化、虚拟化( huà)、跨媒介甚至消解;对接受( shòu)主体的挑战,审美功能方( fāng)面发生变化,情感体验方( fāng)式也发生巨大变化。陈旭( xù)光教授总结认为,数字技( jì)术加互联网更新着人们( men)的生活、艺术和美学观念( niàn),既是一种艺术变革,也是( shì)相应的理论变革,是一次( cì)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息( xī)息相关的“媒介文化”的一( yī)次革命。

北京师范大学新( xīn)闻传播学院院长 张洪忠( zhōng)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 bō)学院院长张洪忠教授围( wéi)绕“传播场域视野中的虚( xū)拟现实技术应用”进行分( fēn)享。张洪忠教授首先从具( jù)身传播角度讨论虚拟现( xiàn)实技术与艺术实践,认为( wèi)技术发展推动人机交互( hù)向人机交融跨越,身体在( zài)传播实践中逐渐实现持( chí)续性在场。接着,从具身传( chuán)播的视听阶段、触感阶段( duàn)与意识阶段三个阶段,探( tàn)讨身体与技术的关系,认( rèn)为当前正在进入虚拟现( xiàn)实的全身体与意识阶段( duàn)。最后,讨论虚拟现实技术( shù)全面应用与我们当下的( de)距离,认为目前还处于元( yuán)宇宙与VR技术全面应用的( de)探索阶段,我们需要理性( xìng)看待元宇宙,直面与正视( shì)的同时避免过分夸大想( xiǎng)象的倾向。

北京邮电大学( xué)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 xué)院院长 贾云鹏
北京邮电( diàn)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 yì)术学院院长贾云鹏教授( shòu)围绕“虚拟现实影像的展( zhǎn)示与叙事”进行分享。贾云( yún)鹏教授主要从画框与景( jǐng)别、全景展示、交互叙事、数( shù)字具身、元电影等方面,比( bǐ)较虚拟现实影像与传统( tǒng)二维影像的相似性与差( chà)别,以北京邮电大学七维( wéi)亦影工作室的《北京一日( rì)》虚拟现实延时影像、《伟大( dà)的征程》沉浸式VR体验暨“纪( jì)念红军长征80周年”虚拟现( xiàn)实作品、数字人创作与人( rén)工智能技术下的面部数( shù)据捕捉等案例,分享对虚( xū)拟现实影像艺术呈现与( yǔ)叙事特色的相关研究,以( yǐ)及对虚拟现实影像创作( zuò)的深入思考。

北京电影学( xué)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 zhǎng) 叶风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 zì)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风副( fù)教授围绕“数字媒体艺术( shù)创新实践与思考”进行分( fēn)享。叶风副教授认为,数字( zì)媒体艺术一直处于不断( duàn)创新发展过程当中,以“实( shí)验+实用”理念,数字媒体介( jiè)入艺术创作,形成新的创( chuàng)作方法,呈现新的艺术形( xíng)态,创造新的审美体验。叶( yè)风副教授将创新实践的( de)要素归纳为六个方面,包( bāo)括思想概念、主题叙事、艺( yì)术审美、思维方法、技术手( shǒu)段、社会传播,并以2020年迪拜( bài)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北斗( dòu)系统”沉浸互动体验项目( mù)、中轴线鼓楼沉浸影像《共( gòng)鸣》,舞台表演艺术中多媒( méi)体叙事的诸多案例如《香( xiāng)山之夜》《日出》《杜甫》《幽兰操( cāo)》等,分享了基于数字媒体( tǐ)空间叙事与造境的创作( zuò)经验,以及对数字媒体艺( yì)术创新实践的思考。

上海( hǎi)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影视( shì)工程系副教授 田丰
上海( hǎi)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影视( shì)工程系田丰副教授分享( xiǎng)了“感知视角下VR与传统电( diàn)影视觉表达比较研究”。田( tián)丰副教授的研究中,以神( shén)经电影学的研究范式,通( tōng)过脑电实验与皮电实验( yàn)相关研究,收集观众反馈( kuì)的主观行为数据,比较了( le)传统电影与VR影像认知过( guò)程中对晕动、空间、时间、交( jiāo)互、引导、记忆、情绪等的感( gǎn)知差异,讨论了观看影像( xiàng)过程中追求客观世界同( tóng)一性的视觉加工偏好和( hé)情绪唤醒瞬间醒特征。田( tián)丰副教授总结认为,VR影像( xiàng)与现实世界的同一性让( ràng)观众更容易被空间影像( xiàng)感染,从而使观众产生情( qíng)绪情感上的共鸣。

与会专( zhuān)家合影留念

《中国虚拟现( xiàn)实艺术发展报告》新书发( fā)布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