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苑轩园讯 由中国国家话( huà)剧院、中国电影股份有限( xiàn)公司共同出品,央视网联( lián)合出品,首部文献戏剧电( diàn)影 《抗战中的文艺》 正式定( dìng)档4月19日。
本片的故事横跨( kuà)14年(1931-1945年),以史诗般的笔触,真( zhēn)情再现抗战时期胸怀爱( ài)国之志的文艺家们求索( suǒ)、挣扎、奋斗,寻找文艺救国( guó)路径的艰难历程。为了呈( chéng)现“群星闪耀”的历史脉络( luò),刻画出生动鲜活的文艺( yì)大家,电影邀请到四十余( yú)位中青代演员共同演绎( yì)片中几十位文艺大家。
在( zài)发布的定档海报中,多位( wèi)演员饰演的历史人物逐( zhú)一排开,仿佛打开了一本( běn)历史的相册,段奕宏、孙红( hóng)雷、陈建斌、廖凡、辛柏青、佟( tóng)大为、万茜、宋佳、田雨、李光( guāng)洁、关晓彤、朱颜曼滋、王挺( tǐng)、赵阳、吴谨言、罗一舟、顾珂( kē)嘉等演员以角色形象出( chū)现。他们有的为国家未来( lái)、文艺出路而低头思虑,有( yǒu)的以坚毅眼神自信地审( shěn)视远方,有的则面带淳朴( pǔ)的微笑、斗志昂扬。虽然年( nián)龄不同、装扮各异,但面对( duì)未知的未来,他们都是眼( yǎn)中有光、心怀希冀,将理想( xiǎng)主义的文艺战士形象生( shēng)动诠释。

对于饰演历史上( shàng)的文艺大家,演员们都怀( huái)着敬畏之心,提前收集历( lì)史资料,钻研人物特质,反( fǎn)复揣摩角色细节。作为中( zhōng)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文学( xué)家、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 jiā)鲁迅先生的扮演者,演员( yuán)段奕宏在接到角色时就( jiù)非常忐忑,“我一直在想知( zhī)识分子表达态度给知识( shí)分子会是怎样的?鲁迅先( xiān)生身上的精神力量、他的( de)态度以及他的一生经历( lì),都不是外在的,而是从土( tǔ)壤里长出来的。”
饰演作家( jiā)、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jiā)茅盾的田雨为了深入角( jiǎo)色,找来茅盾的传记和作( zuò)品阅读,“茅盾原名沈德鸿( hóng),沈先生说过,只有竹子那( nà)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 de)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 cái)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 yì)术。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 zhě),我们要努力向前辈学习( xí),去践行。”田雨说。
而青年演( yǎn)员更是在文艺先辈的身( shēn)上感受到了深沉的家国( guó)情怀,以及为文艺事业奉( fèng)献的精神。为了再现人民( mín)音乐家聂耳的青春活力( lì)的一面,罗一舟在塑造过( guò)程中反复琢磨,“尤其是了( le)解聂耳先生的事迹,了解( jiě)了他创作的动机和目的( de)后,更能明确地在音乐中( zhōng)听到他的思想,听到他的( de)感情。”青年演员关晓彤则( zé)在饰演“人民艺术家”秦怡( yí)时表示:“在演绎老一辈文( wén)艺楷模的过程中,我从前( qián)辈身上汲取到了非常多( duō)的能量。”

炮火硝烟弥漫,日( rì)寇大肆入侵,九一八事变( biàn)、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东( dōng)北告急!上海告急!华北告( gào)急!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 shí)刻,中国文艺先驱们纷纷( fēn)站出来,“中国文艺界,怒吼( hǒu)了!”他们用呐喊唤醒民族( zú)的灵魂,以文艺作为武器( qì)向日寇宣战。定档预告以( yǐ)饱含民族情感,致敬抗战( zhàn)中的文艺经典作品,用一( yī)桩桩抗战大事件串联起( qǐ)抗战文艺的壮丽画卷,将( jiāng)历史意境引入了充满光( guāng)明的未来,意味深长。
影片( piàn)依托真实的抗战史,首次( cì)详细梳理了这段历史中( zhōng)的几十个文艺家的故事( shì),抗战14年的文艺界也首次( cì)被展现、被抒写、被梳理,集( jí)中刻画了鲁迅、郭沫若、茅( máo)盾、巴金、老舍等文艺名家( jiā),还囊括了文学、戏剧、音乐( lè)、美术、电影等多种艺术门( mén)类。



定档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