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礼拜预约买票,不( bù)能说抱有多大的期待值( zhí),但依然重在参与地看了( le)首场点映。作为上影节的( de)开幕电影,本场可谓座无( wú)虚席,上海人民真好啊,只( zhǐ)要在大荧幕上讲两句上( shàng)海话,就会纷纷买票入场( chǎng),不禁感叹还是我们沪人( rén)单纯。
百丽宫的屏幕很大( dà),平时我只看3D大片才来这( zhè)里,它很清晰、如临其境,也( yě)客观得很残忍。如果所有( yǒu)故事情节的推进和戏剧( jù)张力的释放都要靠炫技( jì)一般泛滥的特写镜头来( lái)表现,那么反而暴露了情( qíng)节松散、立意不明的根本( běn)问题。章子怡的脸是很漂( piāo)亮,也难怪她一分钟也不( bù)愿意删,能把一个人的脸( liǎn)这么拍三个小时,是我我( wǒ)也乐意。 首先立意混乱。 本( běn)片有将司法公正与女性( xìng)觉醒混为一谈之嫌。女嫌( xián)犯为自己开脱以免死刑( xíng),而女记者为她发声警醒( xǐng)女性,双方究竟是恍然意( yì)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因而( ér)奋力反抗,还是互相利用( yòng)、因某种“利益”而达成一致( zhì)?女嫌犯第二次翻供的主( zhǔ)要原因明明是奸夫死无( wú)对证,此时得到女记者的( de)激励,故而敢当庭翻供。与( yǔ)此同理,杨幂饰演的女犯( fàn)为了豁免死刑不惜向监( jiān)狱长出卖身体,明明是人( rén)求生的本能,偏偏硬拗成( chéng)女子意识的觉醒。要知本( běn)能和自我觉醒处在完全( quán)不同的两等需求之中,将( jiāng)此二者画上等号,只能说( shuō)要么是立意者本身不具( jù)备清晰的逻辑,只能一昧( mèi)模糊和放大女性主义的( de)主旨,以掩盖剧本的不足( zú)。要么就是他们认为女性( xìng)对个人觉醒的需求与动( dòng)物本能没什么两样。 其次( cì)叙事暧昧。 本片有大量主( zhǔ)观镜头和特写镜头,每个( gè)镜头的叙事作用都是戛( jiá)然而止的,不仅阻止观众( zhòng)去思考故事的内涵,反以( yǐ)泛滥的主观镜头和抒情( qíng)表现喊口号式地强行总( zǒng)结女性觉醒的主题,说明( míng)故事逻辑本身并不足以( yǐ)支撑思想内核。 除此以外( wài)还有意味不明的支线剧( jù)情和刻意用力的闪回。与( yǔ)女犯对立的警察局长,是( shì)强权、凶势、利益的代表,但( dàn)是却要另表一枝说他如( rú)何不信命,且有恻隐之心( xīn)。至少在悬案篇中我没能( néng)看到这些刻画对人物行( xíng)为的帮助。与此同理,发回( huí)重审后忽然查出的奸夫( fū)、杨幂死后忽然良心发现( xiàn)的修女、和伪政府都撤了( le)还要忽然救人的女记者( zhě),这些对叙事起到旁逸斜( xié)出作用的情节层出不穷( qióng),不再赘述。 本片最令人痛( tòng)苦的还属剪辑的运用。首( shǒu)先视角被剪得四分五裂( liè),女犯、警察、记者、厂长,甚至( zhì)算命的瞎子都有主视点( diǎn)戏份,但丰富叙事的作用( yòng)并没有如期呈现。其次节( jié)奏被剪得支离破碎,以抒( shū)情代替叙事,以角色的反( fǎn)应来代替剧情的推进,使( shǐ)得情节更为冗余松散。 诸( zhū)如此类极不克制的、主观( guān)抒情的呈现,可以说是将( jiāng)导演的想法强加在观众( zhòng)之上,迫使观众去接受某( mǒu)一种主旨,很难不认为是( shì)一种镜头和语境的双重( zhòng)霸凌。 最后是选角。能理解( jiě)选一些大牌明星来演戏( xì),但全篇都是明星反而消( xiāo)解了(如果本片的立意真( zhēn)的是)严肃的女性主义。大( dà)家的注意力因此分散,尤( yóu)其是喜剧演员出现在庭( tíng)审上,瞬间瓦解了这一重( zhòng)点场面的严肃性和紧张( zhāng)感。角色庞杂冗余的问题( tí)也很突出,重点角色的逻( luó)辑线不够明确,在此不再( zài)赘述。
最后,作为上海人,作( zuò)为女性,我想说,我国妇女( nǚ)就跟我国上海公民一样( yàng)好糊弄。只要电影里讲几( jǐ)句上海话,上海人就会屁( pì)颠屁颠跑去买票,说你复( fù)兴海派文化。相同,只要在( zài)银幕里说几句“女权主义( yì)”“女性解放”“女子反抗”之类( lèi)的屁话,女性们就会高歌( gē)猛进、感激涕零地说这是( shì)好电影。我认为这本身就( jiù)是一种蔑视和霸凌。